(台灣英文新聞/張雅鈞 台北採訪報導)為解決電動車日與俱增的充電需求, 全達國際今(12)日推出台灣首座「E-HERO移動充電機器人」,創新短時快充、APP預約服務、無須特定車位等設計,不僅將車主從固定充電樁的限制中解放,也提升營運商的周轉率,還能為持有者創造現金流。
全達國際董事長凃俊榮3年來積極進軍電動車相關領域,了解車主、營運商、坊間與供電方的需求與考量,整合資源推出全方位充電樁及充電機器人設備租賃方案,目標3年全台佈建600支快速充電樁,使停車格更有效利用,而且不用大幅改裝電力加裝快充站,讓電能的管理與利用更有效率。
凃俊榮指出,歐盟建議兩台電動車需要一支充電樁,目前台灣電動車約3.6萬台,然而公共充電樁僅7800支,其中快充僅有1700 支。充電基礎建設建置緩慢,主要是因為社區老舊、快充成本高、申裝過程冗長以至管委會不願意裝設。
全達創新解決方案「E-HERO移動充電機器人」,採直流快充技術,10分鐘可充15度電,30分鐘便可充到8成電,不論短程還是長途需求,都可大大縮短車主等候時間;此外機器人更具備140kW充電能力,單天可服務8-10輛電動車,提升車位的周轉率,營運商收益也顯著提升。
「E-HERO移動充電機器人」無需額外改建停車場電路和配電設施,還可自行偵測前往電動車所在地,不僅節省建置成本、解決公共充電樁設置難題,營運方還可以結合地區電動車增減及時間區間車流變化,彈性調度機器人,在熱點增設機器人滿足浮動需求。車主無須搶受制於充電樁車格,營運商因時因地制宜,也能避免住戶與管委會為建置充電樁的爭議。
不僅如此,結合由大宇資和安瑞共同開發的「共享充電樁」APP,車主可以提前預約充電服務,還能線上支付,一鍵搞定;此外,APP可整合管理家中資源,並設定分享「E-HERO移動充電機器人」,向其他使用者分享充電樁,收取充電費或停車費,為機器人擁有者創造金流,APP將公私充電樁網路集合,最大化呈現充電資源,也是車主一大福音。
「E-HERO移動充電機器人」不僅具備車輛充電功能,還可化身小型智慧儲能系統,作為社區與家中的緊急備援用電,還能彈性調度電力,發揮「離峰時儲電,尖峰時供電」的最佳用途,減少對公共電網的依賴,可為相當全方位、永續的創新問題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