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企銀今(6)日舉行2023年第二季線上法人說明會,由陳紹晃副總經理主持,公布上半年財務數字及營運狀況。臺灣企銀2023年上半年獲利表現持續穩健成長,截至2023年第二季淨收益達新臺幣(以下同)159.01億元,創下歷年同期新高,合併稅後淨利達62.02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49.05%,每股稅後純益(EPS)0.77元。
臺灣企銀說明,今年持續調整收益結構,側重無風險之恆常性手續費收入,截至第二季,手續費淨收益為22.83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7.94%,其中約有15.31億元來自於財富管理手續費淨收益挹注,亦成為本季手續費淨收益的主要成長動能;財務操作方面,有鑒於利率維持高檔、台美利差仍大,受惠於換匯收益持續挹注,帶動上半年金融商品淨收益及兌換損益37.54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397.88%;資產品質方面,今年上半年考量資本適足率對放款量能的影響,該行以挹注盈餘為主,在資產品質可控範圍內加速資本累積,截至今年6月底,各項資本適足比率皆有改善,資本適足率與去年同期及年底相比提升至13.33%、第一類資本比率提升至9.67、普通股權益比率提升至8.28%,且逾期放款比率為0.18%、備抵呆帳覆蓋率為700.86%,兩項比率皆優於去年同期表現。
大陸暴險部分,該行截至今年6月底對大陸地區法定暴險金額為112.93億元,占上年度決算後淨值的10.93%,較去年同期暴險金額減少115.18億元,考量大陸地區經濟發展具高度不確定性,有關大陸地區分行經營策略仍維持審慎保守之發展方式;金融資產評價部分,隨著升息步入尾聲、資本市場逐漸回穩、該行截至今年7月底,FVOCI評價的金融資產損益已轉虧為盈,其他權益已回升轉正,回升部分可望迴轉為可分配盈餘於未來年度發放。
陳紹晃表示,展望下半年,該行業務拓展將延續「優化資產品質,開創多元獲利」兩大策略方向,利用承作風險權數較低業務,如個人自住的房貸業務,並善用中小企業信保基金保證機制承作中小企業放款,以提升授信資產品質及資本適足率。在海外業務方面,考量2023年景氣受通膨、美國升息及地緣政治等因素影響,經濟成長存在高度不確定性,將持續重視授信品質,降低存款資金成本,以強化獲利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