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英文新聞 / 黃紫緹 綜合報導)新加坡正遭逢罕見登革熱大爆發,專家憂心,隨著暖化加劇,天氣益發潮濕悶熱,未來這類疫情恐怕益加頻繁,對熱帶國家乃至全世界,都是一記震耳欲聾的警鐘。
CNN報導,還不到6月,新加坡就已通報了11,000起登革熱案例,比2021年全年度的5,258例還多得多,而以往6月才是星國進入登革熱高峰期之始,此一趨勢不免令人擔憂,官員已將之視為「緊急事件」。
登革熱是由埃及斑蚊傳播,症狀包括高燒、頭痛、肌肉痠痛,嚴重者甚至會出血、呼吸困難、器官衰竭、死亡。多數雖屬輕症,卻非無須在意的疾病。
氣候變遷使各地愈來愈易遭極端天氣襲擊,熱浪更長、暴雨更狂,成了病媒蚊的溫床。根據WHO今年1月的登革熱報告,此病已現身全球一百餘國,過去半世紀以來案例激增了30倍。
2019年,全球通報了520萬起登革熱病例。病毒橫掃亞洲,菲律賓數百死,數百萬人處於風險之下,全國宣告進入登革熱大流行。孟加拉醫院人滿為患,阿富汗則是於當年加入了疫區之列。新加坡是於2020年出現史上最嚴重疫情,共35,315例、28死。
新加坡衛生單位透露,目前醫院急診室已湧現病例,仍在可控範圍,但高峰才要開始,今年病例數恐怕又要創紀錄。除了濕熱天氣,這波猛爆疫情也與新的病毒突變株有關。然而,變異株不論,氣候模組研究已顯示,未來全球蚊子肆虐區域將擴大、登革熱流行季也將拉長。
星國氣象單位表示,東南亞國家升溫速度是全球的兩倍,若溫室氣體排放量持續上升,到了2100年,單日最高溫恐來到攝氏37度。
官員嘆,儘管有著先進醫療衛生基礎設施與服務,每年投入數千萬美元於登革熱防治,進行鋪天蓋地的清消工作,「新加坡能做的也就這麼多。」官方只能呼籲民眾多加留意環境清潔,每週至少一次排除家中積水。
隨著地球發燒,蚊子只會愈來愈猖狂,透過病媒蚊傳染的登革熱、茲卡病毒、屈公病等疫病,只怕愈來愈難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