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計處上周公布4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為3.38%,已連續2個月飆破3%,5月CPI破3%機率也很大,顯示台灣面臨通膨壓力暴增。雖然政府部門仍信心喊話此乃暫時性「輸入性通膨」,但不管真通膨還是暫時性通膨,升息及台幣貶值衍生的後續問題,可能會讓物價漲很大,未來日子裡民眾絕對會很有感!
疫情後的經濟快速復甦,供應鏈引發的問題及烏俄戰爭導致能源價格上漲,歐美等國家正在歷經 40年以來最高的通膨,美國聯準會FED及歐、英、加等主要央行均在2022年開始收緊貨幣政策的加息周期,其中以FED的加息步伐預期最為激進。
美國 FED上周宣布升息2碼,將聯邦利率調升至0.75%至1%區間,為22年來最大升幅,並從6月開始每個月475億美元速度縮表(指Fed縮減資產負債表上持有的債券),這是聯準會自2000年5月以來首度升息2碼,也是2006年以來首次連續2次會議加息。
美國通膨過高,升息是必要的手段,美國3月CPI漲8.5% ,通膨程度逾40年來首見,在經濟學上的一般定義中,CPI超過3%就可稱為通貨膨脹,而超過5%則已是嚴重通貨膨脹,美國勞工部公布的3月份CPI較去年同期增8.5%,漲幅為1981年12月以來首見。
英國央行上周也將主要利率上調25個基點(1碼),從0.75%升至1%,來到13年最高水準,以應對導致民眾生活費高漲,面臨失控的英國通貨膨脹。這是英國央行連續第4次升息,英國3月的消費者物價通脹率達到7%,為近30年的高位,並且是英國央行2%目標的3倍多。
澳洲政府日前公佈的官方數據,澳洲今年前3個月的年度通貨膨脹率上升至5.1%,創下自2001年以來的新高紀錄,由於通膨飆至20年新高,讓澳洲央行升息的壓力很大。
再看看台灣週邊國家的通膨情況吧!韓國統計局上周最新公布的CPI年增4.8%,高於3月的4.1%,並已超越市場預估的4.4%,連續13個月高於央行2%的目標,除創下2008年10月全球金融危機時期以來新高紀錄,通膨也創下逾13年來新高紀錄。
日本政府上周也公布最新的CPI數據為1.9%,創7年來最快年成長,東京物價以近7年最快速度上漲。即使日本CPI還不到2%,但日本民眾對於物價上升十分擔憂,有逾半民眾擔憂通膨升溫。
根據日本央行的一份調查報告指出,有逾半數家庭預期日本今年通膨率將超過5%,與日本央行之前預估今年通膨率最高為1.9%的數字,的確有很大的落差,顯示民眾對於未來的物價存在相當大不安,減少消費的情形也將逐漸發酵。
民眾會如此的不安,主要就是這一次日本央行與政府放手讓日圓貶至130元,民間稱為「惡性的日圓貶值」,因為日圓貶值雖可以「稍微」改善製造業的獲利能力,但對於仰賴進口的非製造業,獲利衝擊卻更大,日本民眾已明顯感受到日本當地物價上漲的壓力,尤其是食材費用增加,因此會儘量找比較便宜的食材購買,或是減少外食次數,日圓再貶下去恐怕更會傷害日本國內經濟成長。
美國則因利率的調升,使得美國抵押貸款利率飆升至2009年以來最高水平,房價繼續以兩位數的速度上漲,導致幾乎所有住房市場的住房負擔能力降至歷史低點,日前30年期固定貸款平均利率從今年初的3.29%躍升至5.55%,美國FED上周再次升息後,貸款利率將進一步上漲,如今美國人買房是歷史最難的時刻。
美國FED再次升息後,外界推估台灣央行也可能再次跟進,如此將加劇新台幣貶值幅度,如今台幣兌美元匯價已跌破29.5元。雖然貶值有利出口,但不利內需產業發展,且當前國內已面臨通膨挑戰,由日本及美國的例子來看,利率的調升及匯率的貶值,對國內物價的上漲及房價貸款負擔影響很大,如今台灣兩者都俱備了,所以可預見的未來日子裡,民眾對物價上漲應該會越來越有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