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36更新
(台灣英文新聞/醫藥組 綜合報導)依照現行規定,COVID-19確診須以PCR檢驗作為黃金標準,但指揮中心今(5)日新增確診條件,未來「居家隔離、自主防疫、居家檢疫期間使用家用新型冠狀病毒抗原快篩試劑檢測陽性,且經醫事人員確認」即為確診,並自5月12日起實施。
國內疫情天天創新高,為維持國內病例監測及防疫採檢量能,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天下午疫情記者會中公布修訂「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病例定義,新增「快篩陽即確診」,適用對象為居家隔離、居家檢疫及自主防疫期間的民眾。
上述對象不用衝急診或擠採檢站做PCR,但使用家用快篩陽性後不可外出,並透過遠距門診醫療(可免費使用 24 小時視訊諮詢「健康益友APP」或聯繫所轄衛生局安排),請遠距/視訊診療醫師協助評估確認快篩陽性結果,個案及醫師對評估陽性結果如達成共識,則由評估確認醫師所屬醫事機構進行通報,並由系統自動研判為確診。
陳時中表示,由於上述三類對象染疫風險高,確診相對沒有疑義,他提醒,確診個案後續將由地方政府衛生局依確診個案分流收治原則,安排於住家居家照護或其他指定處所進行隔離或隔離治療,快篩陽性民眾或評估醫師對於快篩結果如未有共識或有疑義,仍可通知衛生局安排PCR採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