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英文新聞/生活組 綜合報導) 創立於1934年3月30日的台灣食品龍頭「義美」公司, 今年(2022年) 為了慶祝88歲生日, 年初宣示減碳目標, 與世界同步, 投入拯救地球的行列,並配合舉辦一連串環保相關的促銷活動。
義美食品公司前身是由高番王、高陳秀英夫妻,於1934年3月30日(農曆2/16) 創立的「義美商店」;其子高騰蛟後設立為食品公司,並將其擴展為大型企業。
不過大家可能不知道, 更早之前的「義美」, 其實是一間染布行。1871年春天,現任總經理高志明先生的曾高祖父: 高植桂先生,在現在的台北市大同區大橋頭附近, 開設了一間染布行,名稱就叫「義美」。
因此嚴格說起來, 「義美」也是台灣本土, 極少數超過100年的品牌之一。
今年(2022年) 1月1日, 高志明總經理宣示, 義美將呼應全球氣候變化公約, 全力推動「2030年減少碳排放50%, 2050年達到淨零碳排放」的目標, 與世界同步, 投入拯救地球的行列。
而今年一整年, 義美也將舉辦連串環保相關活動以及促銷。例如4/22地球日、6/8海洋日、以及10/17的台灣文化日等。
台灣文化日緣起於1921年10月17日,反日本殖民運動領袖蔣渭水,成立史上第一個全台性的文化組織「台灣文化協會」。當時他執業的大安醫院,實際上也就是「台灣文化協會」本部,現為北市延平北路上的義美門市。
堪稱「台灣民主聖地」的大安醫院,不僅是蔣渭水醫治病人的場所,後來也成為他「醫台灣」的重要基地,包括先後成立的「台灣文化協會」、「台灣民報社」及「文化書局」,皆以大安醫院,作為基地。
圖/蔣渭水文化基金會臉書
首座大安醫院透視立體袖珍模型在2021年10月29日揭幕,長約2公尺的模型,從發想到製作耗費約五年完成 (圖/台灣英文新聞檔案照片)
截至2021年8月為止, 根據市場研究機構凱度(KANTAR)發表的消費者指數, 義美已經連續七年蟬聯台灣民生消費品牌第一名!在台灣,有89.6%家庭曾購買過義美產品。
圖/義美食品
在Covid-19疫情下, 為了感謝歐洲斯洛伐克、立陶宛等國陸續贈送疫苗給台灣,義美食品立即宣布回贈台灣熱賣的「特製包裝」(如上圖) 義美小泡芙給兩國,表達台灣滿滿的感謝。
高志明總經理曾表示,義美已經跟台灣這片土地綿密的結合在一起,未來也會繼續回饋社會,只要國家及社會有需要,義美都願意盡微薄力量、挺身而出。
義美食品總經理高志明(右)、現任立陶宛外交部政務次長Mantas Adomenas(中)及其女兒合影(圖/義美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