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公投案的結果揭曉後,不僅公投內容左右政策方向,更重要的是藍綠都急著找「戰犯」,民進黨政府以行政院長蘇貞昌的位置首當其衝,藍營的最大箭靶以新北市長侯友宜為首,這兩人都將面臨腹背受敵的龐大壓力。
到了公投最後階段,藍綠拚命催動基本盤,民進黨政府希望擋下公投案,國民黨陣營則力求四大公投案全部過關。雖然國民黨為避免拉高對立姿態,最近已不再提及是對行政院長的信任投票,但可以預期的是,只要任何公投案闖關成功,國民黨勢必會發動新一波攻勢,要求蘇貞昌下台。
然而,渴望蘇貞昌去職的不只是在野黨,包括民進黨自己人同樣磨刀霍霍,因為蘇貞昌在位置上太久,早已引發黨內其他派系不滿,過去一年,不少人將砲口朝內、對準蘇貞昌,這一次逮到機會,肯定會再度捲土重來,不會輕易放過蘇貞昌。
藍營方面,從公投開始加溫後,重啟核四公投在國民黨內一直存有不同意見,像是侯友宜一直不願意在公投上表態,甚至也沒有出席國民黨主辦的宣講會,因此,重啟核四公投發起人黃士修、新黨市議員侯漢廷等人,陸續都將矛頭射向侯友宜。只不過,對侯友宜最傷的批評,仍是來自於黨內的攻訐。
例如,國民黨議員徐巧芯直接嗆聲說,她若是國民黨主席,2022年絕不會提名侯友宜。前總統馬英九這幾天也不斷公開喊話,表示他期待侯友宜能在最後的階段站出來「四個都同意」。
侯友宜當然明顯感受到壓力,所以前幾天才會在臉書上發表千字文,呼籲應讓人民自由選擇,他並且對黨內喊話,希望公投不要搞到像選舉一樣的衝突、對立,應該是就事論事,但怎麼演變為非友即敵?
侯友宜的文章,原本目的是希望黨內止戰,沒想到卻引來更多戰火,藍營有愈來愈多人拚命向他射箭,一時之間,不論公投結果如何,侯友宜都已成為泛藍陣營的頭號戰犯。
侯友宜是為新北市民發聲,當然有他的政治考量,但侯友宜會成為眾失之的,是他擋了別人的政治前程,所以藍營有許多人希望侯友宜慘跌一跤,自然借力使力,利用這次公投好好批鬥侯友宜一番。
所以,公投結果影響的不只有政府政策,還有暗潮洶湧的藍綠政治人物攻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