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exa
  • En
  • Directory of Taiwan

亞雙展「異人」多元角度破框架 新作創歷年之最

國美館今日公布完整參展名單

  480
亞雙展參展藝術家拉特曼作品(圖/國美館)

亞雙展參展藝術家拉特曼作品(圖/國美館)

(台灣英文新聞/劉怡均 台北綜合報導)亞洲藝術雙年展(以下簡稱亞雙展)由國立臺灣美術館主辦,以「來自山與海的異人」為題邀請16個國家藝術家來台展出,作品橫跨裝置、錄像、行為表演等多元形式,館方已於今日公布完整參展名單,將於10月5日開展。

亞雙展已邁入第七屆,由臺灣藝術家許家維與新加坡藝術家何子彥出任雙策展人,展覽主題定調「來自山與海的異人」,聚焦於人與陌生人、與非人的相遇,以及不同意識形態間的碰撞與交會,希望藉由「異人」的視野,打破既有界線與框架,開啟更多想像和探討。

策展人許家維說明,近年「人類世」此一地質年代的界定,讓人們開始反思人類中心主義,表現在當代藝術中有三種主要趨勢:一是重回部落般的前現代社會,用以批判現代性;二是以生態角度談論人如何與環境共存;三是更深入去探索技術、哲學、科技等,來理解工業革命以來的失控狀態。(註:維基百科解釋「人類世」一詞為地球最近的地質年代,又稱人新世

許家維強調,以上也是他與何子彥長期關注與觀察的議題,兩人的「藝術家-策展人」身分,為亞雙展帶來全觀的角度,試圖呈現上述三種趨勢的可連結性與疊合狀態,為此,本次獲邀參展的作品,無論從其作品本身,或與其他創作者的作品之間,均能窺見對此概念的串連和呼應。

策展人何子彥表示,希望現有作品能打開新的觀看脈絡,並激發出更多共鳴;此外,本屆的委託新作有9組件,是有史以來亞雙展委託的最高數量。何子彥說,「我和許家維都堅信,雙年展主要的功能不只是在展示作品,更要和藝術家們一起探索未知的世界。」

此次,來自16個國家,共30組藝術家及團隊參與展出,包含來自緬甸、韓國、印度等,帶來囊括繪畫、裝置、錄像、行為表演、工作坊等多元形式的作品,精彩可期。

其中,甫於今年威尼斯雙年展主題館展出的阿讓諾度才,將與亞歷克斯・格沃伊奇展出他們的最新共同創作,取材自泰國12名孩童與足球教練受困洞窟中被拯救的事件,反映泰國傳統思維、自然環境、科技發展、政治與文化之間的關係。

亞雙展「異人」多元角度破框架 新作創歷年之最
阿讓諾度才與格沃伊奇作品(圖/國美館)

另外,來自新加坡的林育榮以曾代表新加坡參加威尼斯雙年展的《海況》計畫,運用攝影、影片、錄像等媒材,探索海洋環境及歷史,檢視民族國家的政治生態及生物物理輪廓,此作品曾在新加坡、法國、荷蘭等國的知名藝術機構展出,也曾受邀至上海、大阪、雪梨、冰島、愛爾蘭等地的雙年展及日本愛知三年展展出。

亞雙展「異人」多元角度破框架 新作創歷年之最
《海況》錄像作品(圖/國美館)

知名的韓國藝術家李禹煥是日本當代藝術運動「物派」(Mono-ha)的建構者與代表性人物,重視還原物質的原始面貌及作品的空間,作品富含東方哲學意涵,策展人刻意將此次所展出的三件李禹煥作品放置於不同展區,嘗試在當代概念與傳統哲學之間,提供更多可思考的觀展線索。

亞雙展「異人」多元角度破框架 新作創歷年之最
李禹煥創作(圖/國美館)

2019亞雙展完整參展名單:寇拉克里・阿讓諾度才&亞歷克斯・格沃伊奇&男孩子(Korakrit ARUNANONDCHAI & Alex GVOJIC (with boychild),泰國/美國)、安塔日沙(Antariksa,印尼)、祖列伊哈.喬杜里(Zuleikha CHAUDHARI,印度)、林育榮(Charles LIM,新加坡)、夏爾芭.古普塔(Shilpa GUPTA,印度)、羅斯里胥安姆.伊斯梅爾(馬來西亞)(Roslisham ISMAIL (a.k.a ISE),馬來西亞)、郭鳳怡(Guo Fengyi,中國)、江凱群(CHIANG Kai-Chun,臺灣)、邱承宏(CHIU Chen-Hung,臺灣)、何銳安(HO Rui An,新加坡)、黃思農/再拒劇團(Snow HUANG/Against Again Troupe,臺灣)、朋琵萊.明瑪萊&紀拉德.明瑪萊(JIANDYIN,Jiradej MEEMALAI and Pornpilai MEEMALAI,泰國)、希瓦.K(Hiwa K,伊拉克)、李禹煥(LEE Ufan,韓國)、劉窗(LIU Chuang,中國)、劉玗(LIU Yu,臺灣)、打開-當代藝術工作站(Open Contemporary Art Center,臺灣)+Lifepatch(印尼)、朴贊景(PARK Chan-Kyong,韓國)、鐵木爾.斯琴(Timur Si-QIN,德國)、吉拉德.拉特曼(Gilad RATMAN,以色列)、澤.舂(Tcheu SIONG,寮國)、武基爾.蘇亞迪(Wukir SURVADI(Senyawa),印尼)、丁昶文(TING Chaong- Wen,臺灣)、黃漢明(Ming WONG,新加坡)、渡邊麻耶(Maya WATANABE,荷蘭/祕魯)、王思順(WANG Sishun,中國)、田村友一郎(Yuichiro TAMURA,日本)、王虹凱(WANG Hong-Kai,臺灣)、于一蘭(YEE I-Lann,馬來西亞)、薩望翁.雍維(Sawangwongse YAWNGHWE,緬甸)。

更新時間 : 2024-03-19 17:23 GMT+0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