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exa
  • En
  • Directory of Taiwan

「台語溯源 歡迎指正!」阿西正傳

  987
「台語溯源 歡迎指正!」阿西正傳

(來源 維基百科)

記得在許多年前,有一位藝名叫做「阿西」的電視演員,走的是諧星的戲路,經常扮演有點傻傻的、腦子老是少一根筋的角色;在那個電視頻道不多的年代,他曾帶給人們許多歡樂的時刻,也留給人們許多歡樂的回憶。

他之所以取一個藝名「阿西」,當然是配合他的角色定位;因為在台語(本文所謂的台語是指目前在台灣通用的源於閩南語的一種語言)裡,「阿西」通常指的就是一個有點傻傻的、腦子不太靈光的人。

那麼,「阿西」這個名稱是怎麼來的呢?

清帝國在光緒年間(1883年)跟法國爆發了戰爭,史稱「中法戰爭」或「清法戰爭」。當時法軍曾經登陸攻擊台灣北部的雞籠(今基隆)和滬尾(今淡水);1885年3月,法軍更攻佔了澎湖。

當時在台灣、澎湖的住民都聽說來犯的西洋番叫做「Français」(法語,意思是「法國人」)。這個字的發音對他們來說有點複雜,聽不太清楚;但是其最後的音節「- çais」卻跟台語的「西」(台語音:se)一模一樣,他們倒是聽得一清二楚;因此,大家很自然地稱呼法國人叫「阿西」。

既然法國人也屬於「西洋番」的一種,非我族類,所以「阿西」這個稱呼一開始就帶有貶抑的意思。一直到現在,只要講到「阿西」,意思就跟「二愣子」差不多。

話說清法戰爭打到1885年,清帝國的海軍不堪一擊,駐在福建馬尾的福建水師慘遭法國海軍殲滅。陸戰方面,戰爭初期雙方互有勝負,但到了後期,清軍逐漸扳回頹勢。法軍在北台灣的攻勢受阻,同時在越南戰場,馮子材率領的黑旗軍則以人數的優勢屢挫法軍。

法軍在越南戰事受挫的消息傳回法國國內,引起軒然大波;國會為表達不滿,通過決議不再追加軍費,逼得當時的總理引咎辭職下台。

而在清帝國方面也出現了財政困難的窘境,撥不出經費來支援這場戰爭;因此當馮子材集結四萬軍力準備進攻河內之際,清廷卻在英國的調停之下下詔撤軍,與法國達成停戰協議。

清帝國派李鴻章為全權大臣與法國代表在天津會談之後,簽訂了所謂的《中法新約》或稱《清法新約》,承認了法國對越南的宗主權。清廷的腐敗與無知在此暴露無遺--在馮子材率領之下,越南的戰局逐漸佔上風之際,清廷竟然以財政困難為由突然喊卡,還莫名其妙地跟法方簽訂了一個喪權辱國的條約,將中南半島的主控權拱手讓人。難怪當時的左宗棠對李鴻章很不諒解,對李鴻章提出了嚴厲的批評,他說:「李鴻章誤盡蒼生,將落個千古罵名。」

台語稱法國人為「阿西」--其實這個頭銜應該送給李鴻章才對吧!不…持平而論,李鴻章只是奉命行事而已,真正的「阿西」應該是清廷裡面的那些專制統治者吧!

清帝國已經成為歷史;其後的一些專制統治者為鞏固其統治地位,經常會以「固有領土絲毫不能退讓」自詡;但揆諸歷史,專制統治者喪權辱國的先例還真不少哩!

是為「阿西正傳」。

更新時間 : 2024-03-19 13:20 GMT+0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