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英文新聞 / 林靜怡 台北採訪報導)由原「台北國際發明暨技術交易展」轉型而成的新「台灣創新技術博覽會」今日首度以全新的形象與商標公開,並由經濟部次長王美花與多位與會貴賓一同揭幕。
經濟部次長王美花先就這個全新的形象進行說明,她表示,首先,去(2017)年在舉辦創新技術教育展時,吳政忠政委特別前往巡場很久,並有了很深的感觸。他表示,政府在推動5+2產業時都已經有一些新的技術、新的應用在產生了,就應該要讓更多人廣為知道。
▲經濟部次長王美花率領與會貴賓繞場參觀。(照片由台灣英文新聞拍攝)
王美花接著表示,針對數位時代,無論是在IoT的應用還是人工智慧區塊鏈等,這些新的技術對未來的影響都將會是很大的。那麼,如何在展覽裡能夠更聚焦的讓大家知道這些新技術,還有台灣的方向,值得去思考。
王美花也說,國際鏈結是非常的重要。台灣是外貿導向的國家,產品做出來後一定是要賣到全世界,很好的產品也才有競爭力,而在這些產品的背後就需要高的品質跟高的技術來輔助。
▲中央研究院之「逆轉糖尿病的新藥開發」。(照片由台灣英文新聞拍攝)
王美花還說,今年以「Innovation Shaping Our Future」為標語,結合三大主題館,分別是「未來科技館」、「永續發展館」與「創新發明館」,並由不同的部會擔任館主,而每一個館又設有國際區,包括Amazon、微軟與日產等,都會在本次的展覽中呈現相關技術。
▲國家中山科學研究院之「RFID防偽標籤系統」已運用在交通、創儲與食品類。(照片由台灣英文新聞拍攝)
王美花最後說,這次還有離岸風力的國外廠商前來參展,畢竟這個是全新的產業、全新的技術。因此,藉由國外的廠商的技術分享,希望可以讓台灣有機會更加暸解離岸風電的技術。
主辦單位表示,今天搶先曝光的多件創意發明作品有16件分別是由經濟部技術處研發「三鐵運動用智慧機能服飾」、國家中山科學研究院研發「RFID防偽標籤系統」、台灣師範大學研發「食品安全光學檢測系統」以及農委會研發「害蟲天敵昆蟲生產套組技術」等。
▲經濟部技術處之「三鐵運動用智慧機能服飾」。(照片由台灣英文新聞拍攝)
台灣創新技術博覽會,同時串連全球創業大會GEC+Taipei,自2018年9月27-29日,一連三天在台北世貿一館盛大展出。 該展這次邀請到歐、美、日及東南亞等知名國際機構與企業來台參展,預計有496家廠商、攤位數830個,吸引國內外買主與民眾逾7萬人共襄盛舉。
下方為今日在「2018台灣創新技術博覽會」首度曝光的參展廠商,以下照片由台灣英文新聞拍攝:
▲國發會之「VBIP室內定位及導航系統」應用領域遍及智慧製造、工業工程、智慧醫療、安保安控、020新零售等。(照片由台灣英文新聞拍攝)
▲原子能委員會核能研究所之「軟性高分子太陽電池模組」。(照片由台灣英文新聞拍攝)
▲教育部之「快速、無需前置的食品安全光學檢測系統」,利用食品中潛在的危害分子對於光譜之差異性反應,達到有效偵測,並可推廣至製造商、品牌商、零售商及一般大眾,大幅提高食品供應鏈的安全管理。(照片由台灣英文新聞拍攝)
▲光閱田科技有限公司之「太陽能智能設備」。(照片由台灣英文新聞拍攝)
▲「好匙-巴金森症飲食輔具」。研發人員表示,這個輔具一開始是為幫助解決年邁母親在進食時受手部與腕部不自主抖動所造成生活上的不便,而進行研發。(照片由台灣英文新聞拍攝)
▲農委會之「害蟲天敵昆蟲生產套組技術」。(照片由台灣英文新聞拍攝)
▲經濟部次長王美花和與會貴賓一起揭幕。(照片由台灣英文新聞拍攝)